全国服务热线:400-9966-879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新基建”如火如荼,为物联网发展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2020-07-14 09:44:23点击量:

2009 年,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理念,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新纪元由此开启。这之后,有关物联网的政策、技术、需求和市场不停发展变化,如今已经过去 10 余年。

整个过程中,能够联网的设备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产生的数据总量和类型越来越丰富,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在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与动态,牵扯起更庞大的生态系统。在大众熟知的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大层次里,平台层将作为物联网从设备连接到场景应用的关键“桥梁”而发挥作用。

近年来,物联网不仅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它的用途广泛,在各个行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背后的万亿级市场,更是令无数人趋之若鹜、试图闯入的迦南之地。

也正因为如此,物联网其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2019年物联网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以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环境、现状、产业链、前景及趋势窥见一斑。

数据表明,2019-2022年,物联网行业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预计到2022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将达70亿。也有一份报告预测,到2027年,将有410亿台IoT设备投入使用,到2025年,IoT的总体经济影响可能在每年4-11万亿美元之间。

何为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RFID 及芯片等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由于其概念中主要强调“联”,所以也有人预测,未来便是一个物联网时代,或者称为万物互联的时代。而为了实现物物相联功能,其顶层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

IDC 认为,物联网平台是一款提供丰富功能组合的商业软件产品,主要体现在:负责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与管理;负责物联网数据的访问、摄取与存储;对数据的可视化与分析;作为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和集成的工具。

首先,要实现万物互联,需要在实现物体或者环境状态的感知与识别,从而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这就是其架构中的感知层。感知层的意义在于,将其采集到的信息,经由网关转化处理,成为可以识别的信息,从而在网络层进行精准传输,达到相互关联、沟通“对话”的目的。

其次,在平台层面,物联网可以提供标准化、模块化的服务,对收集好的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从而进行连接管理、设备管理,为其实际应用打下平台基础。

再次,在应用层面,则可以基于感知层与平台层的支撑,进行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系统集成应用等内容,为社会民生的实际应用,寻找可以落地的硬件、软件解决方案。

最后,调研公司 MachNation 认为,平台可以发挥设备管理、集成、监控、分析、数据处理,以及趋势预测等功能,值得行业用户密切关注。甚至还有观点认为,物联网未来一定是平台为王。尤其随着数据量剧增、用户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具有强大接入与运维管理能力的云平台将是企业打造品牌的重要关键。

目前,物联网顶层架构中感知层的技术日趋成熟,包括智能芯片、识别技术、传感器、边缘计算技术等,都已经经过了几轮迭代。而借助平台层面的标准化服务,其在行业应用方面也是百花齐放、遍地开花。

疫情期间物联网大显身手

在新冠肺炎防控关键时期,物联网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我国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社区管理方面,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等在社区人员身份识别、“无接触式”体温筛查及门禁无人化管理方面得到普遍应用;手机APP实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并协助业主遥控“无接触”乘坐电梯;智能摄像头高效协助小区人员管理,对人员聚集等违规行为实时监控并预警。

在人流管控方面,车牌智能识别、红外测温等技术在机场、车站、高速公路卡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大量投入使用,大幅提高排查效率;无人机巡查、高空喊话在城区、乡村疫情防控中灵活应用,成为亮点。在医疗救治方面,定位标签在医护人员、患者、医疗设备上得到应用,不仅实现了对活动位置、运行轨迹的实时监测和越界预警,还为患者提供了一键呼叫功能,提高了医疗救治、患者管理效率。

多环节高效助力复工复产。在物流环节,物流信息自动匹配与智能拼单,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司机端与用户端实时查看订单物流信息,及时掌握生产类物资运送情况;最后一公里仓储设施+无人配送物流系统,有效避免人员直接接触造成交叉感染。

在生产环节,企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机械臂、AGV智能车等生产设备和智能装备高度互联,构建无人化生产线,可显著缓解疫情期间人员到岗不足的压力;将生产工艺、生产动态的实时数据与云平台打通,可对生产线可视化远程操作并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

在运维环节,智能摄像头与物联网终端实时采集生产设备数据和现场监控画面并上传平台,工作人员使用工业APP即可实时掌握设备状态与生产现场情况,远程把握生产进度,并对事故进行监测和预警;灵活运用巡检机器人,对能源管线,电力机房、工厂内生产、消防设备等进行巡检管理,可实现远程运维。

物联网行业现状分析

“新基建”为物联网发展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十年来,我国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并针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具体领域出台意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在供给方面,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缆总长度达到4750万公里,4G基站总数超过544万个,5G网络建设顺利推进,许多城市实现了5G网络重点市区室外的连续覆盖。

在需求方面,以新冠疫情为契机,企业认识到只有具备智能化、信息化的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方能更好地应对此类危机。

同时,随着5G逐渐普及,各种新型消费模式会大量涌现,从而激发更多的用户需求,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自2008年500亿美元增长至2018 年仅 151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达 11.7%。对比全球产业规模增长数据,我国物联网发展速度较全球平均水平更快。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2017年达11500亿元,自 2011 年起进一步加速,2009-2017 年均复合增速达 26.9%。

“新基建”如火如荼,为物联网发展按下快进键(图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新基建”如火如荼,为物联网发展按下快进键(图2)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数据表明,智能家居将成为消费级IoT的主流产品,智能穿戴设备次之。2017 全球消费级 IoT 中智能家居设备、穿戴式设备、其他领域销售额占比分别达 60.3%、3.8%、35.9%,而在中国,以上三大领域占比分别达 82.2%,3.2%、14.6%。由此可见,智能家居设备在全球及国内均占据主流。

截至目前,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超过10亿,今年年底预计将突破12亿大关。而且,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以及在移动通信5G网络普及等“新基建”项目的推波助澜下,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势头迅猛,万物互联的时代也悄然来临。数据流量的瓶颈一旦突破,移动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更大面积的得以普及,而其主流应用阵地的人工智能家居,也将出现多方利好。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以人工智能家居产业为代表的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也有较多的制约因素。当前的物联网发展,既存在巨大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现实的挑战。而其未来的方向,势必是向着消费IoT的方向,不断的拓展应用场景,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同时兼顾用户的体验与信息安全。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物联网只是一个花架子,无法带来实际应用价值。

物联网具备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三大特征,是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信息消费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传统领域智能化转型成为政府、行业、学术界关注焦点,央地政策迭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推动智慧交通、智慧水利、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城市等建设提速;信息消费在互联网技术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的浪潮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零售、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共享经济等信息消费领域迅速崛起。

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在新冠疫情的催生下,迅速壮大,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无接触购物等模式创新成为引领大众消费新趋势并加快普及。这些领域的高速发展需求,将牵引着物联感知终端规模部署,为物联网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不断成熟,物联网时代正逐渐到来。据统计,目前,国内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亿个,预计2020年将超过70亿个,市场规模达到2.5万亿元,物联网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智能化成主旋律

近年,智慧城市也是极为热门的话题,在政府政策的推波助澜下。国内一线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如火如荼。而且,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也逐渐覆盖到方方面面。包括市政管理智能化、农业园林智能化、医疗智能化、楼宇智能化、交通智能化到旅游智能化及其他应用智能化等方面,都已经逐步由概念走向应用落地。

通过物联网,城市市政管理的效率更高,而且通过各种资源的有效协同、整合、人与物、物与物的相互感知、链接,让城市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以楼宇建筑为核心的物业体系,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无论是智能化水、电、煤等各种记录仪表,还是楼宇安全警报、防止高空抛物等公共事件的监控,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而在楼宇摄像机、烟感、红外、震动等各种报警探测器方面,物联网也可以为异常事件的警报、预防等方面,也逐渐得以应用。

除此以外,智慧交通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以及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促进交通信息网络完善、运输装备智能、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而在智慧旅游方面,同样结合物联网、数字处理技术在旅游开发、管理和体验方面的应用。可以极大的调动旅游管理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的服务效率。

除了这些热门的应用领域外,物联网也在新零售、智慧医疗、供应链管理、智慧农业等方面都有广泛覆盖,未来,也将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惠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语

如上文所述,物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但是科技化时代的来临,已经为物联网的发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所以期间遇到的困难,也将会被一一攻克。

拥抱行业资源整合、平台化的大趋势。任何行业,都需要有发展的平台,物联网也概莫能外。因此,其只有进行横向、纵向的资源整合、互通合作,才能更快、更稳的走向未来。

技术的进步,应该始终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所在,只有解决了其在社会民生应用层面的实际问题,其技术的革命、先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物联网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与这些新基建一起,并驾齐驱,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莞太路381号B3栋303  电话:400-9966-879  手机:13929474751
Copyright © 2020 东莞市英思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20007538号